國內智能停車場建設可借鑒國外先進之處
發布時間:2021-04-01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蘇州私家車的保有量不僅在省內遙遙領先,在全國也名列前端。車多了,人們在停車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停車難、找車難、通行速度緩滯、繳費方式單一等等問題。智能化停車場及其相關系統的出現,或將改善這一現狀。
作為蘇城首家大型商業綜合體,蘇州印象城自開業以來便備受社會青睞,客流在蘇城購物中心排名居首,但同時也面臨著停車難的問題。去年,蘇州印象城的停車場改造備受關注,經過大半年的陣痛期,停車場全面升級,據悉,該工程投入近兩千萬,除了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更是引入了智能管理系統,安裝了近千個攝像頭和4臺自助尋車機器,實現停車引導和自助尋車功能,以更多人性化的方式,解決了以往老停車場坡道窄、停車難、找車難等問題。
國內智能停車場市場現狀
國內的智能停車市場發展了20多年,2000年以前屬于起步階段,大家學習國外的技術,攻克技術難題,當時城市中車輛和停車場也不多,市場容量有限,當時停車并不難,而車輛屬于貴重物品,所以,系統的主要管理目標是車輛的防盜和安全問題,智能停車系統屬于安防行業的門禁一卡通系統的一個子系統,這個行業劃分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目前國內的停車場市場現狀,還沒有一個規范的標準,各地在建設的過程中缺少整體規劃的依據,都只能依據個人的認識做。即使已經建設的系統,也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國內的停車場尤其是大廈的停車場,收費管理部分做得尤為完善,但是對于停車場內部的車位引導和車輛尋找等,幾乎沒做。另外,停車場也沒有與其他停車場連成一體來發揮整體效益。而對于廣泛出現的路邊占道停車,由于是非封閉式管理,更是難以發揮其作用。
國外的智能停車場系統,雖然做得時間比國內早,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后,國內的設備和系統已經能夠在許多方面趕上了國內的同類產品,尤其是停車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考慮時,更需要考慮國內的實際,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經驗,在這點上國內的廠商有明顯的優勢。
另外,根據業內的人員的市場調研情況來看,國內和國外的車位引導系統基本上都處于同一個階段,都是在逐漸普及的過程中。發展的時間都不算太長,而且國內外的產品競爭在技術沒有太大的差異化,甚至可以說國內更領先一些。
所以,從各個方面考慮,國外技術的引進,不會對國內的企業造成大的負面影響。國內企業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獨占鰲頭。
國外智能停車場建設可借鑒之處
美國:注重停車控制管理系統的評估
在美國大部分城市里,對于商業和住宅區的停車位安排和管理,都非常重視。尤其是在新城區里,停車場的總面積和可以停車的數量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其能力不僅包括了最大貨車周轉空間和最大容納顧客車流量,還預先留出了在災難時刻通暢有效的疏散通道和救助空間。
日本:鼓勵經營者多建立體停車場
日本各城市對經營性停車場給予了減免稅的優惠。在一些特別繁華和擁擠的路段,鼓勵經營者多建立體停車場,并倡導“小而分散”的原則,有的停車場甚至只有兩三個車位。
除了促進民間投資興建路外停車場,“購車自備車位”的思想深入人心。日本政府僅涉及停車方面的法律就有五六部之多。根據日本法律規定,個人或單位在買車時都必須出具擁有固定車位的證明,這種固定車位既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是長期租借的,車位必須在離單位或住所500米至2000米的范圍之內,否則交管部門將拒絕給新車上牌照。
新加坡:政府打造公共智能化停車場
新加坡將停車場建設視為整體交通管制的重要組成,限制私人使用小汽車,對在早高峰(7:00-10:15)進入CBD(中央商務區)和乘員少的車輛收費。
2008年2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在牛車水客納街建造啟用了一個全自動化停車場,協助舒緩當地停車位緊張的問題。駕車者只需把車子停放在入口處的大電梯內,然后走出電梯啟動停車程序,在附有觸控功能的熒屏上,輸入個人密碼,系統就會自動尋找空置的停車位,由輸送臺把車子移到電腦所分配的位子上。
由政府部門建造公共智能化停車場,是解決堵車難的途徑之一,但對于機動車保有量激增的中國來說,除此之外,或許還應該鼓勵更多民間資本介入停車場建設。
英國/意大利:網上預訂車位
倫敦的停車費高昂世人皆知,倫敦市政府開辟了該市收費停車場網站,在該網站上列出了市中心地區露天停車場和地下及建筑內部停車場的位置,收費數量和流量等重要信息。
車主可以在出門前,在該網站預訂自己需要的停車位置和時間,并輸入信用卡號碼即可,不用再到處轉悠對比價格和尋找停車位。倫敦對預訂停車位的收費,給予很不錯的折扣,最高的能夠達到40%.
在意大利,車主們不僅可以用手機登錄網站預訂停車位,還可以直接使用手機支付停車費。使用這項服務的另一項好處是,車主不用再為停車超時遭罰款而擔心,只要用戶提前發送短信或撥打相應電話,就可以隨時延長或提前終止停車時間。